买二手房做低有何门道?一文为你讲清

扬州房产网    2025-05-02    553

在二手房交易的复杂世界里,“买二手房做低”这个操作常常引发人们的好奇与困惑,它究竟是什么?对买卖双方意味着什么?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和操作?我们就深入剖析这一现象,为有二手房买卖需求的人拨开迷雾。

“买二手房做低”,就是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,买卖双方通过协商,将房屋的成交价格在合同上填写得低于实际成交价格,这样做的目的多种多样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为了减少税费支出,毕竟,二手房交易涉及多种税费,如契税、增值税、个人所得税等,这些税费的计算往往与房屋成交价格挂钩,成交价格做低了,相应的税费也就减少了。

对于买家而言,做低价格似乎有着不小的诱惑,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少交契税,契税通常是按照房屋成交价格的一定比例征收,价格做低,契税自然就少了,一套实际成交价为 200 万的房子,正常契税税率为 1.5%,需缴纳契税 3 万元;若将价格做低到 150 万,契税就只需缴纳 2.25 万元,一下子就能节省 7500 元,这对于不少买家来说,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在贷款方面,如果银行评估价能跟上做低后的价格,买家还可能减少首付金额,原本需要首付 60 万(按 30%首付计算),做低价格后,按新价格计算首付可能只需 45 万,资金压力得到缓解。

买家做低价格并非毫无风险,银行贷款是基于房屋评估价值和合同价格来确定的,如果银行发现合同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,可能会降低贷款额度,甚至拒绝贷款,这就可能导致买家资金链断裂,无法顺利完成购房交易,从长远来看,做低价格会影响房屋的再次交易,当买家日后想要出售这套房子时,由于之前的交易价格被做低,可能会导致再次交易时的增值部分计算出现偏差,进而影响个人的收益,税务部门在后续核查中如果发现价格异常,可能会要求买家补缴税费,并可能处以罚款。

对于卖家来说,做低价格也有其利弊,好处在于,能减少个人所得税等税费的缴纳,卖家出售一套满五不唯一的房子,原本可能需要缴纳一笔可观的个人所得税,但通过做低价格,这部分税费可能会大幅减少,较低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让房子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,吸引更多买家。

但卖家同样面临风险,做低价格可能会影响房屋的实际价值认定,如果后续因房屋质量等问题引发纠纷,在确定赔偿金额时,可能会因为合同价格做低而导致赔偿金额减少,买家可能会利用价格做低这一点,在交易过程中提出更多不合理要求,甚至在支付尾款时出现拖延或耍赖的情况,因为合同价格低,卖家在维权时可能会面临一定困难。

在实际的二手房交易中,如何正确处理“买二手房做低”这一情况呢?

要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,不同地区对于二手房交易价格有不同的规定和监管力度,有些地方可能对价格做低行为打击较为严格,一旦发现会给予严厉处罚,在交易前一定要向当地房产交易部门或专业律师咨询,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。

买卖双方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,在决定是否做低价格之前,双方要坦诚地交流各自的需求和担忧,如果双方都认为做低价格有必要,也要制定详细的协议,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,避免日后出现纠纷。

买二手房做低有何门道?一文为你讲清

要选择正规的中介机构,专业的中介机构通常对市场行情和政策法规有更深入的了解,他们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合理的建议,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交易流程,降低风险,中介机构也会考虑自身的信誉和利益,不会轻易参与明显违规的价格做低行为。

要做好风险评估,买卖双方都要认真分析做低价格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,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,如果风险大于收益,那么就应该放弃这种做法,选择合法合规的交易方式。

在交易过程中,要保留好各种证据,无论是实际成交价格的证据,还是交易过程中的沟通记录、付款凭证等,都要妥善保存,这些证据在日后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,比如在应对税务部门核查或解决纠纷时。

“买二手房做低”是一把双刃剑,既可能带来一定的利益,也隐藏着诸多风险,对于买卖双方来说,一定要谨慎对待,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和风险的基础上,做出明智的决策,合法合规的交易不仅能保障自身的权益,也有助于维护健康、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环境,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,能让大家在面对二手房交易中的这一复杂问题时,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判断,顺利完成自己的房产交易。

服务热线

15366873355

qrcode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